首页

套路直播女王排行榜

时间:2025-05-24 13:33:25 作者:俯瞰新疆托克逊雅丹地貌:戈壁奇观中的魔幻之城 浏览量:95343

  近日,建设银行正式发布《2023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》。报告按照中国人民银行《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》,并参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(TCFD)披露建议框架进行编制。建设银行连续三年发布《环境信息披露报告》,充分展现了在环境相关战略规划、制度建设、业务发展、产品创新以及碳足迹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效。

  建设银行聚焦“双碳”目标,深入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,力争从绿色金融的参与者和贡献者,成为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和引领者。2023年,建设银行的明晟(MSCI)ESG评级提升至AA级,获得国际金融论坛“全球绿色金融奖·创新奖”等奖项。

  完善绿色治理体系 稳步推进落实战略规划

  建设银行着力构建自上而下、分工明确的环境相关治理体系,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,建立健全覆盖集团各层级机构的绿色发展协调推进机制。董事会强化对环境与气候相关战略制定及实施的监督指导,审议通过《环境、社会和治理工作规划(2023-2025年)》,组织召开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、环境目标设置与ESG信息披露专题研讨会,并部署工作安排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,以及环境、社会和治理推进委员会、绿色金融委员会、风险内控管理委员会等相关管理层机构协同推进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(2022-2025年)》《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》环境相关战略规划落实落地。境内外各分支机构、子公司结合自身特色业务领域及优势,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。

 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

建设银行信贷支持云南东川生态治理及光伏修复项目

  建设银行持续丰富绿色金融内涵与外延,拓展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、绿色基金、绿色租赁、绿色消费等多元化产品与服务。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,截至2023年末,绿色贷款余额超3.88万亿元,折合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1.7亿吨。重点支持各行业减污、节能、降碳,助力可再生能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展,支持世界超高海拔地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、国内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、云南省“绿色能源+生态环保治理范例项目”等,创新推出“绿色气候贷”“ESG可持续发展贷款”、全国能源央企首笔“排污权抵押贷款”等。积极发展绿色债券业务,2023年主承销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76只,规模合计约2200亿元,独家承销全国首单“绿色+用途类科创”永续中票;人民币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上年增长70.15%,外币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上年增长117.32%;于境外首发“生物多样性”以及“一带一路”主题债券。截至2023年末,子公司建信基金设立的新能源行业基金规模增长至34.84亿元,建信投资累计落地269亿元绿色投资项目,建信金租实现绿色资产增速超越租赁资产整体增速。

 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 积极稳妥应对气候变化

  建设银行高度重视投融资活动中的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,将ESG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,并构建覆盖投融资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控体系。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,制定《投融资业务环境、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办法》作为全行ESG风险管理体系的顶层管理制度,并在专业部门层级建立了ESG风险管理“三道防线”。强化环境与气候风险识别、评估、监控和应对,充分评估风险因素对信用、市场、流动性等各类风险的影响。自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及本行实际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体系,在业内首次基于“30·60”双碳目标设计压力测试情景,拓展转型风险压力测试覆盖范围至10个碳密集行业,并开展首次物理风险压力测试。此外,持续优化对公客户ESG评级工具,现已实现对满足评价条件的101万客户进行ESG自动评级,探索将ESG要素融入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并在全行投产应用。

  践行绿色低碳运营 建设生态友好型银行

北京生产园区建设再生水回收设备,园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40%以上

  建设银行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生产经营活动,加强自身碳足迹管理,实现碳排放管理系统化和数字化,稳步落实绿色运营目标。面向全行开展能耗情况盘查、碳排放盘查以及能源审计工作,全行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呈持续下降趋势。探索推进“范围三”温室气体排放测算工作,对涉及自身运营的办公用纸和商务差旅碳排放开展分析测算。推行绿色办公和智能运营,在营业网点、办公用房、数据中心开展绿色建设和改造。总行本部、北京市分行获评“绿色创建活动推进单位”,悉尼分行、法兰克福分行和建行新西兰获颁“碳中和认证”,截至2023年末,累计共建成开业绿色网点228个。

  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促进绿色领域探索实践

建设银行为西藏欧玛亭嘎风电场建设提供综合金融服务

  建设银行积极参与绿色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,推动构建开放共享的合作交流平台,为绿色低碳发展建言献策。2023年11月,建设银行正式签署联合国《负责任银行原则》(PRB),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(UNEP FI)成员。联合承办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COP28边会。牵头推动人民银行转型金融标准研究,形成建筑和建材行业转型金融支持标准;深度参与人民银行的ESG评价管理标准研究、气候风险宏观情景测试试点、银行个人和企业客户碳账户服务标准研制等。联合发布国内首版《中国绿色资本市场绿皮书(2022年度)》;建行新西兰配合当地监管机构,共同完成首份《新西兰银行业气候风险评估报告》。

  未来,建设银行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秉承“成为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发展银行”战略愿景,深入挖掘金融与生态环境的契合点,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,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,持续提升服务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的能力,加大对绿色经济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。依托金融科技优势,着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,提升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能力,打造生态友好型银行,更主动融入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大局,助力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。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这件清代吉服袍,是满汉服饰文化交融的重要见证

10月27日,由西藏自治区文联、重庆市文联和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队主办的“北纬30度上 三座丰碑——李光灿高原、三峡作品艺术展”开幕式在拉萨举行。此次展览是重庆、西藏两地文联在西藏美术馆首次共同举行的画展。

哈马斯代表团将前往开罗讨论加沙停火

“出来玩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吃和住。”代英说,养护院随处可见扶手、斜坡、防滑砖等适老化设施,食堂饭菜口味清淡,很合胃口。入住期间她感冒了,养护院有专业的医疗服务,不出大院就把病看了,“住得舒心又安心”。

“新疆是个好地方”主题图片展在韩国济州举办

具体看公报,可以找出几个亮点:一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水平明显提升,增速比R&D经费快1.3个百分点,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,规模位列世界第二位;二是企业研发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,企业对R&D经费增长的贡献达到84.0%,比上年提升4.6个百分点,是拉动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;三是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,北京、上海、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,而一些中西部省份研发投入跻身“千亿省份”行列。

广交会期间8个车站陆续上线外卡POS机

据悉,青海省海东市持续实施绿色海东“333”全域生态振兴工程,即祁连山、青沙山、积石山“三山”绿色屏障工程,大通河、黄河、湟水河“三水”绿色河谷工程和大峡、小峡、老鸦峡“三峡”绿色城区工程,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。

中外学者:读懂中国,西方应跳出“民族国家”概念的窠臼

2024年10月14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外交部长王毅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通电话。双方积极评价中伊关系,表示将保持各层级往来,推进务实合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